劳动合同争议咨询电话?劳动投诉应该去哪个部门?我想去劳动局劳动投诉。劳动争议找哪个部门?劳动争议找哪个部门?工人和雇主之间的纠纷称为劳动争议,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处理它们,拖欠劳动争议可由当地劳动部门解决,投诉公司不签劳动合同的地方投诉公司不签劳动合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收集相关证据申请劳动仲裁;2.劳动争议只能先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就起诉,直接起诉法院是不行的;3.劳动仲裁结果对诉讼没有影响;没有劳动合同的,需提供能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4.没有劳动合同,在公司工作不满一年的,可以从入职第二个月起要求双倍工资。
1、管劳动纠纷的是什么部门
劳动争议由哪个部门负责?职场上发生劳资纠纷是必然的。一般情况下,我们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称为劳动争议。当然,他们之间的纠纷并不都是劳动争议。以下是劳动争议的主管部门。什么部门负责劳动争议?1.发生劳动争议应该找哪个部门?发生劳动争议的部门主要是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
二、治疗方法有哪些?1.协商(和解) (一)协商达成协议的,应当签订书面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双方都应履行。(二)经仲裁庭审查,和解协议的程序和内容合法有效的,仲裁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是,承认当事人为达成和解而达成的妥协所涉及的争议事实除外。2.调解(一)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人数由双方协商确定,双方人数相等。
2、劳务投诉找哪个部门
拨打劳动局劳动投诉电话。劳动局的电话热线是12333。虽然各地劳动局的电话会不一样,但是12333是可以全国拨打的。劳动者如需向劳动部门投诉,可拨打12333进行投诉。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决定,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劳动者停产整顿。
3、劳动纠纷找什么部门解决
法律分析:可以找工会或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如果确实不可行,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但提起诉讼的前提是你走了仲裁程序。具体来说,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不支付劳动报酬,也可以向劳动局的专门部门“劳动执法监察大队”投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八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
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在不影响剩余部分效力的情况下,剩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4、劳动纠纷找哪个部门
劳动争议找哪个部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称为劳动争议,最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处理。拖欠劳动争议可由当地劳动部门解决。下面详细描述劳动争议找哪个部门。劳动争议找哪个部门1。劳动争议找哪个部门1。找个委员会调解。2.调解不成,找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分析案情,做出仲裁。3.双方对劳动仲裁不服或不同意的,可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
谈判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争议问题进行直接协商,以寻求解决争议的具体办法。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当事人一方是单位,另一方是单位职工。因为双方已经有了一定的劳动关系,彼此有了了解。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隔阂。实践中,员工和单位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案例很多,效果很好。但是,协商程序并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
5、劳动合同有争议去哪里投诉
法律的主观性:劳动合同纠纷有以下几种解决方式:1。谈判合同双方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争议,是最好的方式。2.调解合同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有关机构申请调解。比如一方或双方是国企,可以找上级部门调解。上级部门应该明辨是非,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而不是行政干预。当事人也可以请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院等。进行调解。
6、投诉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是在哪里投诉
投诉公司不签劳动合同的途径如下:1。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收集相关证据申请劳动仲裁;2.劳动争议只能先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就起诉。直接起诉法院是不行的;3.劳动仲裁结果对诉讼没有影响;没有劳动合同的,需提供能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4.没有劳动合同,在公司工作不满一年的,可以从入职第二个月起要求双倍工资。
7、劳动合同纠纷咨询电话?
法律解析:当我们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拨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全国统一咨询电话12333,主要用于社保业务咨询和劳动投诉举报查询。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开通了12333服务电话,约80%的城市设立了专门的咨询服务机构,为人民群众提供咨询或投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员工名册备查。第九条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等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就业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就业之日起建立。
8、劳动合同纠纷找谁解决
法律的主体性: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可以与当事人协商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客观性: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